晚上,習慣性的到與邊境一橋之隔的延三夜市用餐。餐後,總喜歡彎進巷弄間,避開下班時間的車水馬龍與霓虹燈,探索生活在這裡的各種樣貌。
一陣笑聲傳出,寧靜的周圍活潑起來,隨著話語聲轉近一條巷子內,滿室的燈光點亮了街道。我緩步走近,牌子上寫著:「大橋工舍」。「請問裡面在辦活動嗎?」屋外正點著煙的伯伯笑著說:「對啊!大家帶東西來一起吃啦!」「你好,我們正在舉辦新住民的美食分享會喔!」一位漂亮的女生迎向我,娓娓道來大橋工舍落地的故事。
兩年多前,台北市政府對於大同萬華未來的發展,其中部分計畫委託淡江大學建築系進行研究,這個團體從2014年開始,在劉老師的帶領下,與學生們開始在迪化街二段做初步土地、建築方面的田野調查。透過以高齡者為主要對象一同繪畫、邀請附近小學生彩繪燈籠、在迪化街廟埕發表成果、播映電影等各式各樣一次性的活動,來認識社區的在地居民,也讓居民瞭解他們在做什麼。
為了深耕社區,在熱心的里長幫助下,找到這間原本閒置的空屋,整修後成為團隊據點,開始更深入的研究。一方面積極的與當地居民交流,了解他們對於未來規劃的願景與期待;另一方面調查整裡目前社區內閒置空屋的數量,讓團隊的專業,可以協助未來都市更新或都市再生的連結性。
要做好中間角色並不容易。從清末到現代上百年的保留街區,要更新或再生,涉及許多議題; 而目前在地住戶以中高年齡為多數,老師與學生要多方了解居民的需求。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,才能深入社區角落,建立穩固的信賴關係,也才能更深入開啟對談之路。
迪化街二段,在台北橋的另一側,隨著南邊熱鬧的大稻埕街廓發展為住家聚落。大橋工舍的觀察與心得是:這裡有著許多保留完整的房子,在不破壞目前狀況良好的老屋前提之下,著重原有住宅需求,以空間做為主體,依照每間房屋的特殊性而規劃,引入不同團體或單位進入社區,增加新生的能量。例如當地生態與老屋相結合,更多人可以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,讓原本閒置空屋可以串聯成活化社區的據點,釋出公共空間,使人與人、人與土地可以自然的交流,就可以一起創造更多的可能性。。不用夷平式高聳的新大樓完全取代現狀,而是在社區與周圍環境、更大的都市尺度上取得良好的地理與人文關係,達成新建築在地紋理相互自然交織的願景。
由最熱鬧的迪化街一段,跨越台北橋至二段,再連接大龍峒,大同區由南到北,很長,也有很豐厚的歷史相伴。大橋工舍,努力的串連起這一區的未來。希望保有在地生活紋理的同時,擁有更佳的生活品質。
我看著在分享會中開心說話的長輩與新住民們,說著各地食物的特色,在充滿人情味的歷史城市,用心舉辦的社區聚會永遠是溝通彼此觀念的好方法!一步一腳印,轉身回邊境的同時,劉老師和他的學生們,還有長輩、居民的話語笑聲,在耳畔縈繞不絕。這,就是在地生活的美好,除了想像外,還要一起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