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境100

[15]老阿伯魷魚羹

「要去老阿伯那吃魷魚羹嗎?」

聽到瓷湯匙敲著碗、熟悉長者叫賣「魷魚羹」的聲音,下午兩點,工作忙到一段落,正是該好好用餐時間。原本在民樂街、涼州街口擺攤的小吃,在戲院下午一點多進場後人潮減少,勤奮的老阿伯,推著魷魚羹攤,從迪化街走到延三夜市,沿路一隻手拿瓷湯匙敲著碗、一隻手推車,讓更多人可以吃到熱騰騰、手工包的新鮮魚漿魷魚羹。

「一碗魷魚羹冬粉、一碗乾麵、一碗魷魚羹!」

「好!馬上來!」

這一碗魷魚羹, 從老阿伯,傳到獨生女麗英,麗英與先生,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,用老阿伯的味道,一賣50年。

麗英回憶著:「小時候,每天三、四點起來,上學前都要幫忙捏魷魚漿。從幫爸爸用推車賣,到出嫁、爸爸年紀大轉給別人5、6年後,因為口味不道地,客人跟爸爸建議再由我回來接手。我不想爸爸多年的心血白費,就跟先生開始經營。面對以前舊有的客人大量流失,即使剛開始生意很不好,經營得非常辛苦,我們還是咬牙做下去。每天從上午七點賣到下午五點,直到客人口耳相傳陸續回來。」

老阿伯的魷魚羹,美味之處在於獨特的魷魚羹,採用新鮮魚漿包裹魷魚,每天手工限量現做。

「魷魚一次20條左右,要在前一天泡水,隔天上午再換一次水,下午攤販工作結束後,取出魷魚切條,成為大約均等的寬度與長度,將切條後的魷魚冷藏, 隔天早上再調味。」

「魚漿,是用旗魚肉魚漿,每天用手搓揉魚漿,冬天很冰,後來才買攪拌機,一天要30斤左右打好的旗魚漿。」

「有了魚漿、魷魚,再來是製作魷魚羹。先拿一條魷魚再裹漿,這個部分沒有辦法用機器取代,機器包的會不平均,有的一個漿裡面有三、四條魷魚、有的沒有半條魷魚,手工裹的大小雖然捏的不可能一模一樣,但儘量以三到四指的長度,以咬兩口剛好的量為標準,讓客人每一口都可以吃到魚漿和魷魚。因為堅持當天的魷魚羹要當天做,所以每天裹魚漿魷魚放到滾水煮,必須集中精神儘量在三小時內做完,水分才不會那麼快乾掉,確保魚漿的口感。」

最近十年來,小吃攤的生意漸漸穩定,麗英的先生,是許多人以為的老阿伯,兩人帶著三個孩子,於2016年遷到迪化街上。後來加賣板條、青菜,豆干、海帶、油豆腐是自己滷的,菜都是麗英和兒子每天去市場親自挑選。手工本來就很花時間,每天現做三小時魷魚羹偶爾不小心手也會隨著魚漿伸到滾水中。這些細節都是客人看不到的辛苦。

「搬到迪化街的店面後,兒子說要建立品牌,要有店名,我想到這個味道是我爸爸傳下來的,既然我爸爸的魷魚羹一直被稱為『老阿伯魷魚羹』,那就用這個名字。」麗英帶著靦腆的微笑說著。

清晨6點半,先燒水,買菜、打漿、滷小菜、做魷魚羹、製作泡菜、煮醬油、煮飯,迎接一早的客人,好吃的油蔥飯、魷魚羹,搭配著魚丸湯、小菜,就這樣一碗一碗的,滿足多少客人的心。

總會邊煮麵邊和來吃的人聊聊天、偷偷加麵給需要的人,這個從老阿伯時期就有的人情味,到麗英和孩子,都傳承下來。兄弟同心,對員工尊重,希望客人感受到的不是只有魷魚羹的味道,還有在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大稻埕記憶,延續到現在成為迪化街的著名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