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境100

[2]稻舍

迪化街北段有一棟以「米」為主題的老街屋,狹長的空間裡,第一進的中央陳列了從台灣各地收購的小農稻米,架上展示文創產品與舊時代的雜貨,予人時光倒流的風情。第二進與樓上空間為米食餐廳,人們可依喜好選擇坐在廳裡、吹著天井的涼風,或是在二樓拱形窗邊眺望北街風景。

這裡是唐家祖厝,如今由「稻舍」創辦人葉守倫承接,經營以米食為主題的空間,除了賣米、餐飲,也作展演用途。守倫是大稻埕人,從小在這裡長大,但父母從來沒向他揭露過往的風華年代,在他成長的那個世代,大稻埕已經沒落,只有逢年過節親戚回來團聚時較為熱鬧,平時清冷寥落,更對這裡沒什麼感情。直到先前老家打算出租,叔叔請他幫忙帶人參觀,才從外地人的口中得知迪化街、大稻埕曾經是現在東區、信義區之於台北一樣的地位,當他拿著老店家的軼事再回去追問家人,漸漸發現:「咦,這裡好像滿厲害的。」在等待老家的使用執照申請期間,因緣際會之下守倫承接了現有的唐家家屋。   

「一個空間應該要有它的主軸,要能留下印象、回答為什麼人們想來這裡。」因此雖然想做的事很多,守倫最終決定連結在地淵源,以米作為出發點:「北街最多曾經有46家碾米廠,後來國民政府的米糧政策讓生意都做不下去,只剩一家。」唐家與葉家本身就經營碾米廠,經營稻舍不僅發揚米食文化的精神,還是一個追溯自身的歷史檢視:「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就會一直問自己三個問題:我是誰、我從哪裡來、我將往哪裡去。」   

經營稻舍遇到最大的困難,是這裡人潮較少,生意不好做。北街不如霞海城隍廟那頭的南街知名,但它寧靜獨特的街區氛圍卻成為這裡特色:住宅與商家錯落,不至於觀光商業化、也並非杳無人跡。有一次以米為主題的展覽,請來台東藝術家彭明通老師用稻穗橫切面作畫、也展示以前的農具,剛巧隔壁住戶也曾經營碾米廠,便很興奮地將家裡壓箱寶都拿出來,拉著守倫和展覽的樣品參照比對:「我才發現,這些過去的美好記憶不是消失了,是藏在心裡,只是要有個機會把它們挑起來。」稻舍正巧能扮演「讓機會發生」的角色。   

因為自己是在地人,相較其他新創團隊,稻舍有比較好的基礎可以維繫與社區間的關係。守倫舉之前的例子為證,那時想紀錄在地商家的歷史,面對守倫的採訪邀請,他們總搖著手說「不要、不要。」搬出伯父的名號後,態度卻都轉為開放。守倫知道在地人都在觀察稻舍究竟在做些什麼,因此態度便更加慎重小心:「最理想的狀態是希望居民都可以來參與街區的一些會議,希望這裡的產業不會有太多重疊,然後大家可以對街區有一些認同。」

新創產業必須奠基在過去的脈絡下,而舊有產業也面臨轉型,值此關頭,守倫認為:「若新舊之間能運用彼此優勢,你幫我、我幫你,便能相輔相成。」雖然許多老產業處於觀望的態度,但在之前的街區發展會議中,也看見了他們第四、第五代的身影,透過這些年輕一輩的媒介,守倫說:「雖然現在還沒辦法改變什麼,但是至少能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想什麼。」   

守倫決定對現有商業化的年貨大街試著闡釋理想的樣貌,在今年初聯合在地店家與一些朋友,在北街自發性舉辦了一個年貨大街,除了舉辦講座探討年貨大街的議題,並邀請思劇場前來表演大稻埕的脫口秀,以及師大現代舞社來大稻埕教跳swing,將氣氛炒得很熱。看見舞社的同學們結束後在旁邊的亭仔腳自主練習,那畫面非常美,守倫有感而發的說:「老屋就是一個空間,以前的人們在做什麼、現在我們就做什麼,他是生活裡的事情,跟我們沒有距離,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。」   

秉持同樣的理念,他也希望稻舍除了延續過去的傳承與歷史,也能讓老屋重獲新生,使空間發揮它的價值、持續保有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