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境100

[4]洪儒堂

洪家人的祖先來自福建南安,從事打石工程,另外,洪家祖先也時常在廈門、汕頭等地賣布料。到了第七代的洪家人,帶著一批打石工人來到臺灣,包下臺北城牆的拆除工作,並運走石頭,再來賣給迪化街的大地主,同時,也幫這些地主蓋房子,從涼州街口到臺北橋頭,一共蓋了二十一間, 皆為四柱三窗,只有山牆與窗戶稍微不同,但屋內格局大致一樣。這是臺灣最早的建築營造史,洪家在大稻埕一帶雇用了許多工人,有些是來自本地,而有些從福建越過臺灣海峽而來。

那時候尚未成立營造廠,由工班、工頭帶領,稱為北門組,在延平南路上,共有七棟房子是他們的工寮,頗有規模。承租給BorderLabs的這棟洋樓式建築,是明治41年(1908年)時所買入的土地,洪家人提到,一開始這裡是土牆房屋,還有草茸屋頂,明治43年(1910年)土牆倒了之後,才蓋這棟紅磚房子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

建造這一棟房屋並不容易,洪家人利用交叉重疊法來砌磚,使磚與磚之間產生裂痕,當縫隙不在一直線時,牆壁會比較穩固,而砌磚使用的黏著劑,以及這些裂痕的填補,都是利用石灰來黏上,石灰則是透過曬乾貝殼來取得,並混合糯米、麻紗。再來,製作圓拱柱的時候,磚塊必須削得尖尖的,以吻合左右兩側磚塊,卡住左右兩邊磚塊後,便能將重力分散至兩側圓拱角。而為了支撐一樓的圓拱,二樓也必須製作圓拱,如此一來,二樓圓拱能夠分散一樓圓拱所承受的力,使得建築物更為牢固。

1931年,中日戰爭爆發,臺灣總督府在臺灣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,採取嚴厲的語言政策,廢止學校教授漢文,並推行「國語常用運動」,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文,以增強對日本的認同。當時,相對於臺北城中區為日本人的集散地,大稻埕是臺灣人生活的場域,因而形成一股反動勢力,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聚會所、講座沙龍、私塾,致力於保存中華文化傳統、民族思維。洪家人因深感維護中華文化使命,遂請老師晚間到府開辦私塾,教授中國古文學,並廣邀文人雅士成立詩社,於閒暇之時吟詩作對、切磋文藝,永樂、太平國小第一任校長也是這裡的常客,所以這棟建築被稱為「洪儒堂」,也是出自劉禹錫的陋室銘,「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」的諧音,希望此處常保文人雅士之氣習。

特殊的緣分牽連,使邊境有幸落角於洪家厝,新舊交融中我們運用設計的思維、創新的方式傳承,未來也將持續深耕於此,傳遞人文精神的同時,讓更多故事及火花在這裡發生。